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 人才工程>> 海口市教育领域人才队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海口市教育领域人才队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来源: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4-06

  为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海口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海口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我市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走人才强教之路,统筹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能力建设为主题,以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骨干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培养造就一批专家型校长、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引领,加快教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度创新,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加快海口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具体目标

  ——到2015年,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全部达到国家规定学历标准。小学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88%、90%以上。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比例明显增加。

  到2020年,小学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95%、93%以上。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与教育先进地区接近。

  ——到2015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5%以上;兼职教师占学校专任教师的比例不超过30%;培养“双师型”学科带头人25人。

  到2020年,“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兼职教师占学校专任教师的比例稳定在20%左右;培养“双师型”学科带头人40人。

  ——到2015年,省、市级骨干教师占全市教师的比例分别达到1.2%、15%。评选推荐特级教师20人左右,全市在岗特级教师有所增加。

  到2020年省、市级骨干教师占全市教师的比例分别达到1.5%、20%。

  ——到2015年,全市培养5名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在全省起示范作用的校长;培养教育行政管理人才100名。

  到2020年,培养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型校长10名;培养教育行政管理人才200名。

  三、主要任务

  (一)以基础教育全面发展为根本,建立持续长效的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培训机制。把教育人才规划纳入基础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保证教育人才总量与基础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人才结构与学校布局调整相协调,教育人才素质提升与教学质量提高相同步,实现教育人才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基础教育长期稳步增长的良性互动。

  (二)以培养骨干教师队伍为重点。大力加强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带动整个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级教育人才协调发展。

  (三)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校长队伍。加强对校长培训的研究,总结归纳成功校长的特质和成长规律,探讨并形成校长的专业发展标准。造就一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国际视野,懂教育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四)加大学校中层干部综合素养为目标的培训力度。中小学校的中层领导干部,不仅是一线教师,还肩负管理者的责任,要在提高教育科学理论素养的同时提高其学校管理理论素养,培养一批既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又能科学进行的教育教学管理的中层领导人才。

  (五)加强教育系统机关干部培训。增强教育系统机关干部执政能力水平和管理水平。培训重点内容为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现代教育理论、管理理论以及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讨,把课堂理论学习与中小学实地调研结合起来进行培训。争取在5年时间内对我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所有机关干部普遍进行一轮培训。

  四、培养措施

  (一)实施“领雁计划”。

  发展目标:按照精通管理、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办学质量高、具备高级职称、任职五年以上的标准,着力培养专家型校长队伍,造就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领雁人才。

  主要举措:以海口市教育培训院为组织机构,结合中小学校长岗位任职要求,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进行任职资格培训,根据相关要求安排参加国家规定的每3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的提高培训。组织实施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定位,开展以校长课程领导力、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规划、有效教学等为主题的研修培训活动,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全体在职校长数的10%。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校长研修班”,发挥高等师范院校、研训等部门的作用,加强交流沟通,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共同发展。在全市中小学校长中,每年选拔10名具有高度事业心、较强管理能力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校长后备人选进行培养。

  研究制定校长专业化标准,完善校长培训体系,创新专家型校长培养机制,探索专家型校长多种培养模式。结合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样本校和有效教学实验基地校建设,打造学校办学特色,组织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将特色学校建设和“名校长培养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争取5年内培养出5名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在省内起示范作用的名校长。制定专家型校长个人发展规划,成立专家型校长工作室,组建专家型校长讲师团,建立中小学校长个人档案,纳入海口市教育人才库管理,对全市中小学校长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

  (二)实施“旗舰计划”。

  发展目标:按照师德修养高尚、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素质优秀、教学质量优异、曾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具备中级以上职务、在职五年以上的标准,评选认定市级骨干教师。定期选拔评选市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着力培养推荐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完善中小学骨干教师梯队建设,为我市培养一批能够发挥示范、指导、辐射作用的专业型骨干教师。

  主要举措: 制定骨干教师选拔、考核办法,完成三年一轮的市级骨干教师培养认定工作。建立开放的促进骨干教师成长的培养体系,对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组织一次市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评选活动;每年组织一次中小学骨干教师全员培训,并有计划、分层次,按每年选送50名优秀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城市、优质学校和培训机构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和跟班学习,选送10名专业型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高端培训,鼓励骨干教师通过攻读研究生学位等研修方式,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提升教学经验,在实践中锤炼教学风格。制定骨干教师个人发展规划,通过课改研究、考察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提高自身素质。组织实施“椰城名师培养工程”,开展“椰城名师”评选活动,计划5年内评选10名“椰城名师”,通过设立名师工作室、开设名师讲学堂等形式,展示名师风采,发挥示范效应。力争5年内我市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所增加,在岗特级教师稳中有升,市级骨干教师大幅增加,形成辐射效应。

  (三)实施“耕耘计划”。

  发展目标:面向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农村高素质教育领军人物。按照获得过市级以上表彰奖励,在农村学校任教十年以上,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严谨治学、育人方面有独特做法和卓越成绩的标准,选拔认定农村砺耕教师。

  主要举措:组织实施“绿色耕耘——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为农村教育培育希望的种子。计划用五年时间,为我市农村学校培养100名初中骨干教师、80名小学骨干教师,打造一支师德过硬、专业水平高、教研能力强、有一定科研能力、在本地区教育教学方面起带头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完善城乡帮扶机制,继续开展百强扶百弱城乡对口帮扶活动,坚持开展送教送训下乡活动,将培训送到校,将课送上门,为农村教师送上优质培训资源,共享课改成果,实现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组织实施“农村薄弱学科教师培训计划”,配齐配足薄弱学科教师,依托海南师范大学师资培训基地,利用寒暑假期逐年分批(按学科或学段)实施农村教师学历达标和在职学历提升培训。建立农村教师个人档案,纳入市教育人才库管理,每三年对农村教师考核一次,对业绩贡献比较突出的教师优先考虑提拔和任用。

  (四)实施“晨曦计划”。

  发展目标:面向幼儿园教师和园长,以培养幼儿园专家型园长和骨干教师队伍为目标,培养和选拔一批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精通业务、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园长和教师。

  主要举措:与海南师范大学、琼台师范学院以及市研训院为基地,加大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通过课题研究、考察交流等形式,培养一批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五年以上学前教育工作经历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领军人物,努力建设一支在省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骨干园长和教师队伍。组织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每年完成100名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的业务专项培训,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评审、培养和管理制度,对全市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考核。建立园长和骨干教师个人档案,纳入海口市教育人才库管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制定激励政策,对专业精通、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突出的园长和骨干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模以及在选拔任用等方面优先安排。

  (五)实施“双师计划”。

  发展目标: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以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为突破口,以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为载体,以校企合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为保障,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重视和加强后继人才培养,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激励机制,建设理论水平高、教学方法新、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主要举措:依托国家和省、市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加大“双师型”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专业化水平。实施国家中等职业学校特聘教师资助项目,支持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和技能型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不断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六)实施“领航计划”

  发展目标: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和培训机构的教研和科研人员,以培养高素质教研和科研人员为目标,打造一支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既能高水平指导教学工作,又能全心全意为广大教师服务的学术专业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以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为主体,探索并建立教师岗位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干部培训等培训的课程设置、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培训队伍建设,实施“金色领航——培训者培训”项目,每年举办培训者研修班4次,开展培训专项调研4次,组织培训人员到省外优秀培训机构考察学习,提高培训队伍专业化水平。改进和丰富培训内容,以基础教育改革理论为基础,加强对校长进行政策法规、教育理论、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和课程引领等方面的培训,加强对教师进行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反馈等教学实施策略的培训,把培训的重点放在教师的备课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的提升上,促成教师从提升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创新培训方式,实现开放办教育战略。实施“百名专家椰城教育大讲堂工程”,聘请省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作客海口讲学,发挥专家的高端引领作用,计划每年举办4期,每期聘请5位专家,五年共计聘请百名专家。实施“校长、骨干教师委托培训工程”,委托北京、上海和境外等优质培训机构,每年组织20名校长和50名骨干教师参加短期集中培训。实施“地区教育对口交流”项目,加强与教育先进地区之间的教育交流,每年派出10名干部、10名骨干教师参加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

  (七)实施“全员培训计划”。

  发展目标: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导向,面向全体教师组织实施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举措:组织实施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通过远程培训和光盘培训的方式,五年一轮,每年完成12000名初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组织实施暑期高中远程培训,每年完成3000名教师的全员培训;组织实施幼儿园园本培训项目,每年完成5000名幼儿教师的全员培训;深化校本研训,积极探索教研、培训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的“主题式研训一体”新模式,引导教师通过在岗研修促进专业发展;大力推进网络教研,发挥网络平台提供便捷管理、资源共享、交流研讨等功能,构建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开辟促进教师发展新途径;改进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制度,实行教师继续教育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加强与东北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师范大学的接触,试验联合举办在职学位提升班,争取5年内全市青年骨干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能突破百人,全市教职工本科以上学历提高3个百分点。

  (八)实施“精英计划”。

  发展目标:面向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以培养高素质教育行政管理人才为目标,选拔一批教育使命感强,能够模范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具有统筹、规划教育全局能力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造就一批通晓教育、擅长管理、精于指导、乐于服务、敢于监督的精英人才。

  主要举措:加强局机关及四个区教育局机关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开展全员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发挥专长,合理使用干部,对有培养前途的管理人才重点培养。创新教育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专家型教育行政管理人才多种培养模式,将教育管理人才分期分批送到高校和国家教育行政干部学院培训,选派到教育发达地区跟班学习或下派到学校挂职锻炼。

  加强学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举办全市中小学中层干部提高培训班,每年完成200名中小学教导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的培训任务。在中层干部履职前后,学校采取学校主要领导讲座,或邀请校外的专家等形式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岗位、开展工作。将学校中层干部纳入校长后备人才的梯队管理,进一步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海口市教育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其中,由市分管领导任组长,编办、发改、财政、人社和教育部门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全市教育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大问题。

  (二)创新体制机制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加大对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和扶持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办法,严格执行选拔程序,确保选拔的人才得到同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建立高素质人才奖励制度,对做出特殊贡献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加强对人才的考核评估,经考核合格者兑现有关支持政策。对聘期内未能履行职责或经考核不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取消或暂停相关人才项目资助。

  (三)加大投入力度

  发改、财政、教育部门优先安排教育人才引进、开发、培训、提高待遇等方面所需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人才发展经费的机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专项资金,保障高素质教育人才发展项目建设。教育人才发展经费,向重点领域倾斜,向重大项目倾斜,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加强人才发展资金使用监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四)创造良好环境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高素质教育人才发展的政策研究,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坚持依法保护高素质教育人才发展,建立和完善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交流等相关制度,形成有利于高素质教育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高素质教育人才发展,努力创造有利于高素质教育人才发展的舆论环境。

  附件:海口市教育领域人才培养计划十项重点项目一览表

海口市教育领域人才培养计划十项重点项目一览表.doc     下载附件     在线浏览

 琼公网安备 46010502000133号   版权所有:中共海口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