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自商周时代以来,我国古代美女就开始了擦脂抹粉。千百年来,虽然审美观念常有变化,潮流时刻不同,但是你却不得不为古人的造型之新奇、想象之丰富和“浓妆淡抹总相宜”而击节赞叹。虽然妆容的种类繁多,但是原材料大体只有两种:一种是胭脂,另一种就是水粉了。那么,“胭脂”和”水粉”是一个东西吗?
虽然在历代典籍中,胭脂的称呼多种多样,如“焉支”、“烟支”、“鲜支”、“燕支”、“燕脂”、“阏氏”等等,其实归根结底,不过是一种红色颜料罢了。这种颜料来源于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经过简单的加工方法,把花瓣中的黄色素去除,只留下鲜艳的红色而成。
大约到了南北朝时期,手巧的妇女又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动物脂肪,使得胭脂成为一种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 义。《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爱吃人嘴上的胭脂,他经常粘在女孩们的身上,笑道:“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可见那时候的化妆品,确实是纯天然制成,无毒无污染还可以食用。
展开全文
常看古装剧的朋友会发现,古人们经常将胭脂和水粉连起来说,那么“水粉”是何物呢?其实在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素》里就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 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所以水粉,其实是一种淘洗后的精制淀粉罢了。
当然,水粉的原材料,也不仅仅是大米;颜色,也不仅仅只是白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宫女,用米粉和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制成了“紫粉”。宋代,则有工匠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则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制成玉簪之状的“玉簪粉”。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
另附小令一首:新霁断空,慕天颜,玉笔挥豪萧索。峭峻枯松,当永恒,奈何星光稍减。姮娥独醉,谁执清辉?还我旧江山。多情岁月,怎知秋风浓烈?我自少年塞北,而立齐洲, 伶俜不知愁。了无生趣,举觞酹,弦月苦雨凄风。知行路难,感人情乱,难得糊涂不断。自在心胸,不以岁月更迁。(甲午年九月,某日余与友人小聚,醉归,有感而发,作念奴娇,初未度格律,后增补作念奴娇变调。)
沧沧莽原,难得胡话连篇,我自瞎说历史,看官但有清闲。不求富贵显达,三个大子儿,二两浊酒,一碟花生,半夜心安。历史莽原(嗨皮的小二),泣血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